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人類有生理、安全、社交、尊嚴、自我實現等需求,期中「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處於最高的一個層次。雖然許多人窮極一生都不一定能有機會達到這樣的心理發展階段,然而,在青山Time裡,我們的孩子卻早已搶先邁開步伐,走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上。
在青山Time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孩子們專注研究的神情,一堂沒有課本、沒有指定學習範圍的課堂,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從低年級開始,孩子們就在生活課程中,能夠自己動手創造玩具,並且和大家分享玩「我」創造的玩具的樂趣;而在生活中找到磁鐵的妙用,進行巧思的設計,例如「磁吸式書衣」,書衣不但穿脫方便,還可有書籤的功能,隨手就可夾註目前看到的頁數,也給孩子帶來大大的成就感。延續這樣「玩中學」的樂趣,孩子特別期待雙週一次的青山Time課程,中高年級的孩子更常常在一年的研究還沒結束時,就開始思考下一次的研究主題,因為「當自己學習的主人」這樣的渴望是不需外力推拉,而是在每個孩子心中的火苗,給予助燃,就熊熊升起。
在自主學習中,孩子學習的樂趣除了在於可以自己決定學習的內容外,更像是在探索自我、追尋自我理解的歷程,例如,隨著近年資訊科技的發展、資訊教育的普及,Minecraft成為孩子們研究的熱門主題之一,當孩子回家興奮的告訴您今年他要研究Minecraft,您是否會擔心孩子利用上課時間「玩電腦」?但在青山Time中研究Minecraft,可不是「玩Minecraft」,而是透過Minecraft學習建築設計,並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除了要了解建築的理論外,更要考慮實際人類的需求,才能設計出符合需求又有特色的建築。因此,研究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反覆碰觸到「我真的喜歡Minecraft嗎?」、「我喜歡設計建築嗎?」、「我適合擔任建築師嗎?」……的議題,而在這樣反覆碰撞的過程中,孩子不斷的探詢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藉由每一次的探究、每一年的研究,逐漸發現自己適合的領域,這些珍貴的歷程幫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孩子在自我理解的歷程中,逐步的看見自我的樣貌。
縱向的觀察一個孩子的研究主題發展,常常可以看到有趣的事情,有的孩子在類似領域不斷研究不同的子題,例如三年級「研發樂高武器裝備及盔甲,製作樂高零件大典」,四年級研究「save the earth,製作環保小家電」、五年級則是「動起來吧!Lego」,六年級「用Scratch做出電玩和賀卡」,可以看出這位孩子對於電腦科技、數理邏輯特別有興趣,因此有持續性的發展;有的孩子則是每年嘗試不同領域的研究,例如三年級研究「畢卡索繪畫」,四年級「做出好吃的西點」、五年級則是「研究絕種的動物」,六年級研究「做出天然的肥皂」,可以看出孩子不斷的在試探自己的能力及興趣。
在這樣研究的歷程中,很有趣的是,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利用自己的強勢智能引領學習或是研究的方法,以優勢智能帶動其他智能發展,幫助自己展現更好的成果,例如,擅長語文智能的孩子,無論題目領域為何,習慣從資料閱讀中找尋答案、或是擅長利用說故事的方式呈現成果;人際智能強勢的孩子,則可能喜歡從與他人互動中找尋題目的靈感,或是利用訪談、問卷等方式了解問題現象。
透過每一年的自主學習課程,孩子不斷的在確認及試探對自我的認識、對未來的想像,當每年完成一個小小夢想的同時,心中的火苗也在不斷的壯大,而每一簇火焰的顏色,都將透過不同的滋養,成就為獨一無二的個體。期盼我們能透過康橋獨有的自主學習課程,持續引領孩子發現自己、找到自己,進而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