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本期親親康橋詳細內容請點選此連結(全文下載)


   數位環境下的學習

呂建儒 老師

 

  最近這幾年來,數位化、電子化似乎變成全世界風行的潮流。從筆者近來參加一些數位教學與數位學習相關的研討會裡得知,全世界所謂走在「前端」的國家,都在推動學習環境的數位化、電子化。例如:目前實施規模最大的英國,各級學校教室正在推動全面裝設電子白板、研究電子教材、進行相關課程與教學研究等等,其餘如美洲、歐洲、亞洲等地的先進國家,發展中國家也紛紛積極的建置所謂的「未來教室」。各國政府因為體認到「教育是國力強盛與否的關鍵」這個重要觀念,便紛紛在學習的場域裡,想要走在時代的前端,教育的數位化也當然就變成一項重點推行的工作,所以也就促成了「數位學習」、「數位教學」這些名詞更加的流行。

  臺灣是舉世皆知的資訊大國,投入資訊融入教育的工作未曾稍歇。從硬體設備的投資,到學校老師資訊應用能力的培養等軟實力的養成,一直都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像是臺北市在歷經四年的資訊重點計畫後要推展的電子書包、桃園縣要推廣電子白板的使用,就是很好的例子。康橋國際學校更是對於建置未來教室投入非常龐大的資源,不但班班皆建置了先進的數位單槍,進行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更透過學年教師群組的研究,漸次提升老師運用的能力與水準。在今日的學習環境裡,過去與現在相比已是一日千里,不可同日而語。

數位學習資源的特點與教學

  曾經在一次研討會中,一位出席的家長對在座夥伴分享他在數位時代中,一天生活的開端:「我每天到公司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打開IE瀏覽器連結上YAHOO網站,看今天的天氣,還有發生了哪些新聞大事……。」

  在這個所謂數位的時代、資訊爆炸的時代,上一秒發生的事情,下一秒就可以立即的透過線上新聞、部落格、推特…等大型網站或微網誌等平台發送到全世界,每個人每天身邊充斥著大量的資訊,等待學生、老師、上班族…汲取自己所需要的部分。透過網路這個平台,我們幾乎可以瞬間得到任何資訊---無論是專業或非專業。而數位化正巧迎合了這樣快速、立即的特點。

  在教室裡,老師可以透過「google earth」瞬間連結到世界任何地方,透過模擬的觀察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得到立即的、實際的影像、圖形體驗;透過各種動畫的媒材呈現,學生可以更便捷的瞭解課本的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關係;在互動式電子設備的強大功能下,學生可以在電子白板前操作各種電子媒材,表達想法或與同儕分享,教師甚至可以透過平板電腦即時與每位學生進行互動、照顧每位學生。所以這一波數位化的潮流,也讓全世界許多人趨之若鶩。

數位學習之外(一) ∼ 臨場感受

  在平面的電子白板上,即便呈現了動態、立體的影音效果,它終歸是平面的影像,只滿足了視覺、聽覺的感受。到噴水池、走廊實際感受它的寬廣、明暗、質感、呼吸空氣的味道,甚至是抽象的氛圍,這些實際經驗與觀賞立體的動畫或影像紀錄相比,自然是大相逕庭。

  在各領域的的學習上,「觀察」、「體驗」是學習的兩個重要環節,在數位學習上,我們可以透過多樣的媒體進行視覺與聽覺的經驗累積,但是在觸覺、嗅覺、以至於數學學習的實際「量感」培養(這裡指實際體積、較遠的距離、較大的面積等),便是數位化中一個較難克服的問題。

數位學習之外(二) ∼ 效率與涵養

  在現實生活裡,許多人都已經從數位化這個潮流中,體認到訊息的瞬息萬變與快速流通,人們可以透過這樣的特點,快速搜尋自己所需的資訊,從而得到益處。快速的資訊提升了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學習過程的新課題。

  當我們的孩子快速的在瀏覽網路文章、資訊之時,可能得到大量的資訊,但相對的來說卻壓縮了「思考」、「咀嚼」的時間,而這也會是孩子學習縝密思考、累積經驗的過程中,一個很大的阻礙。因此,如何在效率與漸進的涵養中得到平衡,相信會是一個很重要,且亟待思考的問題。

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

  學習中的孩子就像一塊海綿,無論在學校、家庭或是其他場域裡進行學習,都能夠快速的吸收新知識或是技能。古有「孟母三遷」,就是一個好例子。

  現在的孩子們生在一切都快速變遷、資訊無所不在的時代裡,更加容易受到週遭環境的影響,加以學齡中的孩子正在形塑個人的學習風格、處理問題的方法,因此協助孩子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更是成為教養者重要的課題。

  在數位時代裡,資訊隨處、隨時可得,所以利用功能強大的數位資訊進行學習,的確可以得到較以往更有效率、品質的成果。但是僅瀏覽大量的資訊,不會是學習的全部。或許就是在這樣ㄧ切都快速演變的時代,我們才更需要慢下來思考、仔細的挑選合適的資訊,綜合快學習與慢學習的優點,也才能達到真正有品質的學習。


 

觀看本期親親康橋詳細內容請點選此連結(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