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康橋青山校區的教學與課程設計早已逐步建構與導入資訊、數位科技相關之教學載具與軟體的運用,並在教師、學生教與學的共鳴之下,資訊科技在「康橋」已是一個令人再熟悉不過的存在。
早在2010年第一代iPad推出後,青山校區即在100學年度將iPad及相關教學軟體帶入高年級的教學中,搭配班班都有的觸控大白板,使得教學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讓學生可以透過行動載具,直接體驗「做中學」的樂趣,並讓抽象的數學概念、難懂的國語文常識,可以直接具體的躍升在學生眼前,讓教師教學更具體、學生學習更有趣、有效率。
隨著Google Drive的逐漸成熟且廣為使用,學生行動載具的融入除了iPad外,學校更在105學年度額外導入Chromebook的使用,並結合Google Classroom、雲端平台上的軟體以及Kahoot!、Coggle心智圖、中英文打字軟體的應用......等學生學習輔助軟體,使得康橋的孩子開始習慣在學習遇到難解的問題時,也會主動打開Chromebook鍵入關鍵字,尋找問題的解題方向與答案,也有孩子將教師上課運用Coggle繪製心智圖的經驗舉一反三,將繪製心智圖的能力運用於考前各科考試重點的彙整,讓自己的學習更能事半功倍。
而此時學校更將創客課程(Maker)延伸到低、中、高年級,學生透過程式語言的學習與撰寫,設計與創作各種項目,如:3D列印作品與Scratch遊戲設計,藉此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和同儕的分工協作默契。資訊科技的融入也伴隨著差異化學習的種子逐步在青山校區萌芽。
108學年度起,學生開始普遍使用平板電腦和筆記型電腦作為學習工具,為了方便學習資源的即時存取,使得課堂內外的學習與教學應用可以變得更加靈活,資源中心開始為校內的每一個班級及課程成立Google Classroom,讓學習可以從教室、學校延伸到家中,不僅描繪,也實現了「俯拾即是即學問」的藍圖。
2019年世界經歷了巨大的變動-新冠肺炎的疫情在這一年突如其來的在世界各地蔓延開來,疫情期間對於這個病症的未知與不確定性,加速了青山校區數位教學的發展。學校以原本就有的資訊資源基礎(Google Drive平台的應用、Google Classroom的廣泛建置),迅速轉向全面線上教學,並在這個時間點進一步優化了數位化教學工具和線上教學平台,確保學生在家中仍能持續獲得與在校相同品質的學習成效。
青山校區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學生學習以及完整的資訊環境建置上,一直都走在臺灣教育界的前端。而近兩年來,生成式AI浪潮的興起勢必逐漸影響臺灣的教育環境,並產生意想不到的革新與改變,包含學生個性化(個別化)學習的體現、教師教學的創新......等,如何在奠基固有的資訊科技基礎後,更進一步活用AI所帶來的優勢,成為教學現場、教師專業發展強大的輔助,並為康橋青山校區的教學與學生學習帶來更大的靈活性與更多的創新空間,都將是學校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