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已脫離從前期待孩子只要專注在讀書、考試的觀念,教育界所提倡的多元智能概念對於提昇個人的適性發展成效早有實證。只是知識仍然需要有系統組織的傳授,所以在國民義務教育階段框架的設定下,學生只能依主管機關規範的課綱進行學習,選擇有限。面對齊一化的教育規劃,部分性向明確的孩子反而會降低了學習動力。
康橋為了給學生更多發展可能,除了既定的學科外,增加了許多專屬的課程設計。這些課程的主導權在低年級時較偏向家長或老師的引導,漸漸的到中、高年級後轉給學生取回決定權,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研究項目或課程。包含英語課的Project、青山Time、社團及冬夏令營等,都保有讓孩子自我決定的彈性。
其中學生在社團才藝的選擇權最為明顯,因為每個人的智能組合都是獨一無二的,為了兼顧不同孩子的需求,學校在安排課程時會依多元智能項目來開設各種社團。透過廣泛接觸到明確定位的過程,孩子會發掘自己的可能性,進而產生自信,也保有對學習的樂趣。
學生隨著年齡成長會漸漸展現出明晰的喜好和能力,因此社團也需要依照年段的不同,逐步開設適合每個小學階段的多元課程。
年紀小的孩子因為生活經驗較少,有時還不清楚自己的喜好是什麼,無法確切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社團,所以在低年級的上課時段學校設計了「循環社團」,透過廣泛接觸多面向的才藝,慢慢尋找自己的強項和興趣。
到了中年級,希望學生可以開始嘗試朝自己的喜好專精發展,所以社團的設計開始分門別類。同時,這個階段的學生也開始展現團隊協作的能力,因此學校加開管弦樂團與合唱團,讓孩子透過互動開發自己的潛能。
升上高年級,孩子需要利用過往的經驗及知識背景來擴大自己的學習領域與成效。在這個階段,大部分的學生已經瞭解掌握自己的強項,學校便開設數學研究社與網界博覽會等需要遴選的社團,讓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專長,也可以透過參加這類社團的比賽後,精進與磨練自己在這方面的相關知識,如此一來便可精益求精,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加強學生持續探究的動力。
在自我選擇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依照想法來實現自己的需求。讓學生自己決定也是一種學習,在社團課的進行中,往往可以看見學生從低年級一開始的迷惘,慢慢的在小學生活中找到明確的方向。我們期待孩子透過在擅長領域獲得的成就感,培養對自我的肯定,再慢慢推廣到各種層面,讓他們勇於嘗試不同樣貌的學習,認識自我並找出未來有興趣的生涯方向。希望因為學校提供孩子社團才藝的多元選擇,讓我們的學生更喜歡快樂探索校園生活,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