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本期親親康橋詳細內容請點選此連結(全文下載)


具國際競爭力的數位公民

教務處課研組長 呂建儒

   隨著資訊科技迅速發展,劇烈影響著現今人類的生活、經濟活動、工業生產以及學習型態。為了持續提升國家競爭力,包含美、日、韓、新加坡等先進國家相繼提出為期四年以至於十年的資訊科技教育發展政策,其中,臺灣也在2016年5月,提出了2016-2020以「深度學習,數位公民」為願景的資訊教育總藍圖。

  「科技化」是康橋精緻辦學的主要內涵之一。為了持續提升優質教學環境,提供康橋學子更多的學習資源,由92學年度試辦電子書包起,歷年來除了鋪設全校無線網路環境,建置雲端平台,也導入互動式電子白板、iPad行動載具,一直到105學年度開始,同步與世界接軌,高年級學生開始導入chromebook學習載具,針對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孩子,也同步全面導入極具自主學習特色的創客---機器人教育。

  除了軟、硬體環境的安排外,我們深信紮實的課程內涵與教學安排,同時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引導思維,才能確實提升孩子的學習品質。在小學階段的資訊教育藍圖裡,我們除了在一般中、英文教室積極嘗試以chromebook發展更好的數位學習方式之外,也在原有的資訊課程學習軸線上持續精進孩子的資訊基礎素養,另外更開始嘗試整合、融入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ematics)課程核心精神,帶領孩子經由團隊合作以及個人實作,獨立完成各式機器人專題與探究。

   在高年級的教室裡,無論是使用iPad或是chromebook,老師提供的多元媒體素材,往往來自於孩子的學習與生活。許多老師巧妙的透過登山活動的影像紀錄,成功的結合記敘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帶領孩子在影像回顧中,進行著深刻的寫作體驗。在學習資訊的處理上,孩子能夠運用線上媒體資源,整合課堂學習內容自己製作一張圖文並茂的心智圖,甚至進一步製作動態的學習資源導覽。在評量的過程中,運用Kahoot、Edmodo、Google form、Google classroom等線上平台與軟體,老師帶領孩子體驗即時評量互動、閱讀大量的同儕即時回饋內容,也能夠記錄自己不同歷程的學習成果。

   在電腦教室裡,以資訊素養為核心的基礎課程,從三年級開始展開。不同於以往以軟體教學為主的課程設計,我們嘗試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著手改良孩子的學習內容。在文書處理、簡報製作、影像剪輯等傳統學習內容上,我們引導孩子思考閱聽人的觀點以及需求,實際提升作品內涵。在商店傳單製作的單元裡,孩子需要思考的不再只有如何使用軟體,而在於如何製作出一份同時顧及商店訴求、消費者需求、行銷效果的好作品。讓自己可以同時在軟體應用以及問題解決能力上同步成長。

   在創客教室裡,我們為孩子安排不同的機器人專題製作進行學習活動。孩子在課程的開始會認識先進的仿生、智慧科技、互聯網的發展,並進行相關議題討論。在實作的過程中,透過適當的角色分配,訓練孩子團隊工作與互動的技巧,透過組裝過程的討論,孩子練習了各種工具的應用,也學習掌握工作時間。在材料的應用討論上,往往使用了最多的課堂時間,孩子們在科技材料的不同組合討論中,學習到創新與應用結合的困難,還有作品完成後,作品實際發揮功能的成就感。

   一直以來,康橋在數位科技的應用發展上,始終根據著各個學習領域的學習軸線上努力思考,導入先進的數位科技,實踐更好的教學方法,也在「孩子如何學習」的觀點上,持續努力提升,型塑更好的學習品質。我們期望孩子在資訊科技發展的潮流上,能夠掌握趨勢的發展與應用之外,也能夠學習更恰當的運用資訊科技,持續提昇自己的學習內涵與品質。

觀看本期親親康橋詳細內容請點選此連結(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