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本期親親康橋詳細內容請點選此連結(全文下載)


築夢康橋 圓夢雪山:我有話要說

六年級教師團隊

雪山-讓老師不斷的對自己喊話「我可以做到」!

   「來到康橋最大的挑戰,不是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們,也不是怕擔任高年級導師的重責大任,而是帶領高年級孩子們,上雪山領取畢業證書」蔡婕思老師表示,身為高年級老師,要以堅毅不拔的精神,站在二格山、站在雪山主峰,談笑風生的告訴學生,你可以做到,但其實也同時是對自己心理喊話:「我可以做到!」

   黃瑋芳老師也相當贊同的表示,其實還沒來到康橋之前,對於爬山、健行親近大自然這項活動,一向都是自己的最愛,在山林中不僅可以沉澱心靈,更可以聽見自己內心對自己的對話。但是帶學生來爬雪山卻是截然不同的心境,不僅要隨時聽見學生的喘息聲有什麼需求,更要注意學生的腳步聲有沒有一致性,不要忽快忽慢,瑋芳老師笑著說:「在山林間,老師都快成為孩子們的家庭醫生了。」

   對於六年級唯一一位男老師,陳俊宏老師也有相同的經驗,大家都想說,帶孩子來登山,對於男老師來說,應該是輕而易舉的工作,正是因為如此,責任感頗大的俊宏老師,從一連串的行前訓練到雪山行,總是一路繃緊神經,因為孩子的平安與活動時的秩序,一直都是俊宏老師擺在第一位的項目,俊宏老師總是肯定的表示:「雪山,不僅讓孩子超越顛峰,更讓老師突破極限啊!」

雪山-讓我們看見孩子的信心有多大、決心有多深!

   談論到孩子超越顛峰這話題,不禁讓蔡宜驊老師和王怡茹老師感觸良多。這次雪山行是宜驊老師和怡茹老師帶領六年級畢業生第三次的經驗了,每一次的經驗都讓老師們記憶猶新。

   記得第一次帶學生爬雪山時,這是一項從沒有過的經驗,對於一名老師,根本就是一件新奇的工作,沿路走走停停,發現驚奇。但到了第二次、第三次的雪山行時,想法則是截然不同。記得要爬第二次的時候,怡茹老師表示:「我在出發前,就是不斷的對學生耳提面命,裝備要記得帶什麼、哭坡是怎麼樣、走到碎石坡前記得……」因為有過經驗,想法和神經總是繃得更緊,深怕一不留神,就漏掉重要事項。

   宜驊老師同樣也表示,三次雪山行,每一次都帶給自己全新不同的感受,尤其三次的雪山行,都見到孩子在登頂的過程中,風雨中前進,「什麼叫做風雨生信心,什麼叫做我一定要登上雪山,這些對學生的學習經驗,絕對是真真實實,孩子在小學階段就完整的體會過!」宜驊老師豎起拇指讚賞的表示。

雪山-讓我們的心更靠近話題更不分彼此了

   從雪山順利歸來之後,與孩子的共通話題更是離不開雪山,對此感受印象深刻的吳書嫻老師表示,從主峰下來之後,就是一路的下坡直到登山口才結束。全程十點八公里,小朋友直到走回登山口,一雙腳抖個不停,表情擔憂不停的詢問老師:「老師!兩腳抖成這樣是正常的嗎?」師生間這點共通性與笑點,絕對是這三天的旅程才會真實體驗到的。

   回想起爬過兩次雪山的游閔喻老師表示,記得第一次爬雪山,三天天氣都是狂風暴雨,究竟雪山長成什麼模樣,老實說,感覺有點像在雲霧中,拼命感受雪山的神祕。但是這一次的雪山行,三天都艷陽高照,終於有餘力去欣賞雪山的美景,原來沿途山林色彩是帶點紅銅色、原來雪山的主峰3886的模樣是如此的高聳且屹立不搖,閔喻老師笑著說:「學生賣力的爬上主峰,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擁抱那一塊最熟悉的陌生石塊啊!」

   記得還沒上雪山之前,張芳菁老師就十分擔憂班上爬不上雪山的孩子們,果真因為高山症的因素,導致有幾位學生無法順利登頂,芳菁老師以關懷的口氣詢問孩子的心情,聽到孩子表示:「登頂的夜晚,看見三六九山莊空蕩蕩的山屋中,僅剩下我們這幾位沒有機會登頂的同學們,心中就有無限的懊惱。」知道孩子如此的看重雪山活動,明白孩子內心的期待與空虛,芳菁老師總是溫柔的對學生說:「孩子!你們都盡力了,老師、家長們都看見了,你們真的是康橋最棒的驕傲!」

   這三天的雪山行程,讓師生之間,讓學生與家人之間,都串起了一道溫暖的橋樑。因為有雪山,讓老師們更體會傳道與授課之間的平衡點如何拿捏。因為有雪山,讓學生們主動的親近山林,主動的向家人表示謝意,主動的向未來許下諾言。

觀看本期親親康橋詳細內容請點選此連結(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