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本期親親康橋詳細內容請點選此連結(全文下載)

科學素養在康橋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召集人  賴明遠老師

  「科學素養」一詞在美國國家課程(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5)中指的是:對於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等領域學科內容的理解;同時,個人亦須理解科學的本質、科學社群的活動以及科學、社會與個人生活間的角色。是個人從事決策、參與公民活動、文化事務及經濟生產活動中所須具備的科學概念與過程之相關知識與理解。(靳知勤教授,科學教育學刊2007)這就意謂著:

  1.一個人能否發現、發問或決定問題的解答,問題起源於個人對於日常生活事物的好奇心。

  2.具有科學素養的個人能描述、解釋及預測自然現象。

  3.能閱讀一般報章中與科學相關的報導;並能與他人就科學性的議題從事溝通,且獲致有效的結論。

  走進青山校區,映入眼簾中是孩子們最愛的歐式城堡般的美麗校舍。在美麗的城堡裡的四樓自然科學區,有寬敞的學習空間,標準實用的實驗設備和新穎完善的數位設施,搭配著豐富創意的課程,是孕育孩子科學素養最好的學習場所。另外,佔地近1.3萬平方公尺青山田園教學區,這是創辦人的堅持,提供康橋孩子親近大自然的機會;期望透過田園校本課程、田園融入課程、田園社團與營隊的實施,讓孩子與大地的接觸,聆聽大地的脈動,用心跟大自然學習;愛護動植物,尊重他人到喜歡自己, 讓孩子們更懂得愛。

  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中,用心的老師取自貼切生活經驗作為教學情境的導入,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在教學歷程中,讓孩子們透過操作、觀察、討論與發表,培養科學素養的關鍵力;激勵孩子們對於科學議題更多的好奇心,從課堂學習延伸到下課,到主動參加田園社團、專題研究社團,甚而參加科展比賽、發明展競賽等,拓展自然與生活科技的深度與廣度。

  值得一提的是康橋重視孩子們閱讀習慣,每學期自然老師提供一∼兩本科學共讀書,透過師生共讀,延伸孩子對科學探索的興趣,也增加人文薰陶,知道科學是人類歷史文明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從科學家的故事中得到啟發。例如:五年級「力與運動」之父-牛頓,從小就藉著和父母親外出做生意的時候,趴在草地上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許久,這樣專注的觀察能力是後來發現三大運動定律的基礎,而非坊間常提到的被蘋果打到所以發現萬有引力。六年級「電磁作用」之父-法拉第,年輕的時候透過大學附近印刷廠打工來學習基礎電學,永不放棄的精神才有後來發現電磁作用的成就。因此,落實科學閱讀在科學素養的養成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團隊老師精心營造優良學習環境、生動豐富的課程、多元題材的科學閱讀、挑戰校內外競賽,孩子們喜歡學習的樂趣,進而主動去學習、去探究,提升孩子科學素養就在這學習的過程中。

觀看本期親親康橋詳細內容請點選此連結(全文下載)